从小被揍到大的孩子,长大后真的会更成功吗?


从小被揍到大的孩子,长大后真的会更成功吗?

文章插图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 在教育理念上也独树一帜 , 比如我们常说的:恩威并施 , 百善孝为先 ,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些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一致的——大人建立规则 , 小孩遵守规则 , 如果违反了 , 就得采取必要的体罚措施让孩子「长教训」 。 从小被揍到大的孩子 , 长大后真的会更成功吗?
在传统观念里 , 孩子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 , 不具备规则意识跟是非观 , 必须采取强硬的手段加以约束 。
按照老一辈的逻辑 , 没毛病啊 , 谁小时候没挨过两顿揍呢?成功就是揍出来 , 打得越多 , 孩子越懂事 , 将来长大了就越成功 。
「不揍没办法啊 , 孩子啥也不懂 , 又听不进去话 , 不揍还能怎么办呢?我也是为了孩子好 。 」
是啊 , 该怎么办呢?
「除了打 ,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相信现在很多家长在要孩子之前都有在心里默默跟自己约定:
尊重孩子
不打孩子
跟孩子讲道理
跟孩子做朋友
...
然而现实是很残酷的 , 你永远不能低估孩子的战斗力跟破坏力 。
二狗子是个调皮捣蛋鬼 , 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 , 就是去楼下踢球 , 今天把一楼的窗户踢碎啦;前天一个大力抽射把隔壁的小狗吓个半死;大前天正好别人倒车 , 他一个健步差点被撞 。
一开始二狗子的妈妈还会耐心地和他讲道理 , 结果发现无论怎么讲都没用 , 最后还是逃不过一顿打 , 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 一犯错就揍 。
「除了打 ,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啊?道理么 , 讲不清的呀 。 」
好像每个人都会碰到这样的孩子 , 不一定是踢球砸玻璃 , 抢玩具、推人、打人、耍赖等等给他人造成不便的行为 , 都可能让身为父母的你崩溃 , 然后大打出手 。
「打他是为了他好 , 让他长记性 , 要不然以后长大了可怎么办啊?」
说实话 , 我本人也是有过这样的念头的 。
但仔细想想 , 打完之后就有用了吗?
打一顿之后是能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建立良好的品格?还是可以给予孩子尊重和鼓励?
孩子会因此而顿悟——「我的天啊 , 妈妈打我是在帮助我 , 帮助我成为正直、善良、优秀的小少年」吗?
得了吧 。
相反 , 他们会反叛 , 或者是屈从 。
除了打 , 合格的父母会这样做
其实 , 很多家长并不是为了「爽」才揍孩子 , 更多时候我们是担心孩子越来越「坏」、担心孩子失去控制、担心没有尽到作为父母的责任 。
孩子犯错就揍 , 只不过是一种最省事儿的教育方式 。
「跟小孩儿讲道理太难了 , 而且还听不进去 , 那就揍呗 , 一次不够就揍两次 , 总会长记性的 。 」
但反过来说 , 如果父母都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 又凭什么要求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呢?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 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很有道理的 。
那该怎么办呢?就不管了?
其实方法有很多 , 今天先和大家分享一个——适时暂停 。
什么叫适时暂停呢?通俗点来说就是给彼此一个缓冲的时间 , 冷静一下 。
对于家长 , 不要带着情绪去管教孩子 。
因为在生气的时候 , 人们接通的是「原始脑」 , 它的选择就是争夺权力或者后撤不进行沟通 。
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可能用原始脑做出理性的思考 , 我们会做后悔的事 , 说后悔的话.自问一下 , 羞辱和体罚孩子 , 真的是我们的乐趣吗?
对于孩子 , 暂停和冷静不意味着遭受冷落或者面壁思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