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志明,支志明的介绍

1,支志明的介绍00:00 / 00:44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支志明,支志明的介绍

文章插图
2,支志明的学术贡献长期从事无机化学基础研究,在无机和有机金属合成、高价金属配体多重键配合物、发光无机和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材料、光诱导电子和原子转移反应、不对称烯烃环氧化和碳氢键氢氧化的金属催化有机氧化反应、生物系统中的电子转移以及分子装置和生物大分子辨认中的发光材料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在无机光化学方面,对多核化合物中电子转移和原子转移化学有重要创新成果 。在氧化反应及催化机理方面,特别是对高价Ru-OXO体系的研究开辟了有机氧化方面的一个新领域 。在生物无机化学方面,对高驱动力电荷转移反应及固氮活化机理研究提出了新论证和开展了无机药物学研究 。支志明教授在整个化学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引用2013年在获取英国皇家学会Centenary Prize时的评价:“支志明教授在无机光物理和金属药物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 支志明教授开创了关于d8 和d10金属复合物的化学,包括:激发态化学、d8 和d10金属离子的封闭壳体的金属-金属相互作用 。也领先发展了具有反应活性的金属-配体多重键复合物,并应用于原子、基团的转移/插入反应,实现了选择性C-H键官能团化,在有机合成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支志明教授在这些领域的主要成就包括:(i) 发现三重态能作为功能强大的单电子氧化/还原试剂,并应用于发热电子转移、原子转移反应、内层金属基体的结合反应、C-X健活化等方面的研究 。(ii) 首先倡导发展了磷光过渡金属配合物,并应用于材料科学 。支志明教授和Ma首先报道了使用磷光过渡金属配合物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支志明教授和他的合作者们在香港大学发展的二价铂(PtII)发射器已经在OLED技术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深远影响 。(iii) 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发射光谱、拉曼光谱等研究包括Cu(I)-Cu(I), Ag(I)-Ag(I), 和 Au(I)-Au(I)在内的金属相互作用证明了nds*à(n+1)ps金属-金属键合的激发态的存在 。发现了第一例溶液中的Pt(II) 金属-金属双核弱相互作用的三重MMLCT发射激发态 。通过结构、计算证明了Au(III)-Au(III)相互作用的存在 。(iv) 通过发展溶液中具有长寿命三重激发态的高磷光d10 和 d8金属化合物,极大拓展了光化学的研究领域 。这样的例子有:? [Pt2(P2O5H2)4]4-作为分子光催化剂? 发光Pt(II)环金属化合物作为蛋白质和DNA绑定探针,同时该发光Pt(II)环金属化合物也是酶抑制剂 。? 制作OLED发射器的高效磷光Pt(II)化合物 。? 通过磷光Pt(II)化合物自组装形成的光电方面的功能纳米结构分子材料和超分子高聚物 。(v) 发现了首例O2作为氧源应用于不对称氧原子转移反应的分子催化剂及Wacker型空气氧化末端烯烃的反应(无需辅助还原剂) 。(vi) 首次合成了M=O,M=NTs,金属双卡宾等化合物,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反应性质研究,也首次合成表征了非OsO4类能将烯烃转变成顺式二醇的M=O化合物 。(vii) 发展了多种能应用于有机合成的高选择性的、金属卟啉催化的O原子、N原子和卡宾转移的反应 。(viii) 通过金属催化、不活泼C-H键卡宾插入反应,实现了对饱和烃类一级C-H键高选择性官能团化和对二级C-H键高对映选择性官能团化 。(ix) 首次直接观测到了基于M=N的N原子偶联反应——N-N键断裂的微观反向反应 。(x) 通过结合配位化学、蛋白组学和分子生物学,在发展无机药物方面做出了原创性的重要贡献 。支志明教授课题组发展一类能应用于抗癌的高活性Au化合物 。该类抗癌Au化合物的功效已经通过大量的动物体内实验所证实,其抗癌机制也通过蛋白组学、DNA芯片和生物化学等方法进行了研究阐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