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简图手绘 太阳系简图

一、单元概述
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已经知道了许多有关地球、太阳、月亮和其他星球的知识,有的甚至还可以讲出黑洞、超新星爆炸、类星体等科学词汇来 。我们在惊叹学生接触信息的广泛性之余,更会赞叹人类对宇宙奥秘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留下了如此丰富多彩的智慧成果 。
本单元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层面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思考:学生有没有观察过某些天文现象 , 对于各种词汇,他们理解吗?探索宇宙的方法——观察、推理与发现,学生了解与体验过吗?这个单元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在感知和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和想象,建构有关太阳系、一些星座、星系等模型 , 在头脑中形成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体系或结构模型,从而形成初步的、有一定系统的宇宙认识观 。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中 5~6 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容 。
13.4.1 知道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知道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描述它们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 。
13.4.2 描述月球、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方式 。
13.4.3 知道宇宙中有无数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 。
13.4.4 知道大熊座、猎户座等主要星座;学习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 。
13.4.5 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关注我国及世界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
当然,在这一单元中培养学生对天文的兴趣,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 。
本单元一共包括 7 课内容 。
第 1 课“太阳系大家庭”是单元起始课,学生将在日、地、月系统图中添加一些天体,并认识到太阳系中除了地球以外 , 还有许多天体存在 , 它们都有其特定的轨道 。太阳系中的天体有些可以直接观察到,有些较小或者较远的天体,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更好地观察 。本课中,学生会学习太阳系的基本结构,并通过收集资料、数据等信息进一步了解太阳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第 2 课“八颗行星”,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地球是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 。学生通过阅读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对数据进行处理,给八大行星进行排序 。本课将重点聚焦在对八颗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数据处理上,并用纸带建立行星的相对位置关系模型 。学生将会惊奇地发现,所建行星的相对位置关系模型与有关太阳系示意图相差甚远 。
第 3 课“日食”,让学生对日食这一有趣的天文现象展开研究,这需要学生运用日、地、月系统中三个天体的相对运动方式的知识,利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模拟日食现象,并通过改变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模拟不同的日食现象 。
第 4 课“认识星座” , 学生通过对星座图的学习,对星座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再通过实际制作一个星座模型 , 借助模型推理,从而理解星座实际上是远近不同、彼此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图像 。观测方向的不同,这种视觉构图也是不同的 。
第 5 课“夏季星空”,学生将了解夏季主要星座的特点,利用北斗七星及大熊星座等具有显著特征的星座辨认方向,并通过事先制作好的活动观星盘去实际观察天空中的星座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天文的兴趣 。
第 6 课“浩瀚的宇宙”,主要让学生通过“侧视图”和“结构图”来认识银河系,并根据其侧视图和相关描述建立银河系模型,本课旨在让学生在制作和观察模型的过程中自主提出关于银河系或者河外星系的一些有价值问题 。
第 7 课“探索宇宙” , 学生将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感受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科学考察技术和观测方法在不断改进,对宇宙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之中 。正因为宇宙的浩瀚和神秘,更加激励着人类不断更新技术和工具去探索宇宙 。学生将通过本课的学习 , 了解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

推荐阅读